
第一篇:驻外团工委事迹材料
他们点亮了外来工的心灯
——贵州江口县驻浙江永嘉县团工委事迹
瓯北是永嘉县最引以为豪的商业重镇,也是温州数一数二的经济强镇。这里民企众多,经济活跃,百姓富裕。同时,这里也聚集了十多万外来务工者,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给当地带来了很多矛盾。对此,当地政府颇为苦恼,老百姓也颇多怨言。
自2014年起,一股社会正能量悄悄地改变着这个局面,奏响了社会和谐的强音。这股能量就来源于颇负盛名的贵州省江口县驻浙江省永嘉县团工委。
纠纷调解,团工委成和谐助推器
2014年3月的一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林洋村的江口县团工委办公室里,杨江华书记正在接待一位老乡客人的来访。这时电话响起来,是当地一位企业老板向他求援。老乡问能否带上他去见识见识,杨江华欣然同意。
老板的厂里正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一起工伤事故的赔偿金额,几位河南籍员工正与老板对峙着,双方还说出了狠话。一看杨书记到场,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吵闹,等着他主持公道。
杨江华将老板和当事员工分开谈话后,找到了双方的分歧点,提出了一个不偏不倚的解决办法。老板听后爽快地同意了,河南籍员工沉默了好一阵后,也表态:“既然杨书记都开口了,我也不能得寸进尺,同意!”
纠缠了好几个月的纠纷,就此妥善解决。老板感激之余宴请了杨书记和他的客人。席间,这位老板才说出,自己的儿子其实就在温州当警察,但这种事找杨书记更管用。
2014年6月,瓯北一个叫超一的阀门厂里,贵州铜仁市坝黄镇一位年仅16岁的男孩因工伤致死,老板不赔偿不露面,引起了贵州籍员工的强烈愤慨。不良情绪迅速蔓延,抗议人数达到数百人,并把灵堂设在厂里,周边摆满了花圈,并开始了打砸行为。当地公安出动大量警力也难以控制局面,情急之下,永嘉县综治办请来了江口县团工委书记杨江华。
杨江华好不容易才挤进人群里,用家乡话安抚情绪激动的老乡,再找到死者家属进行沟通。在他的劝解下,家属情绪逐渐稳定,数百名老乡也冷静下来,纷纷返回了住处。后来,死者家属得到65万元赔偿,事情得到妥善解决。
在瓯北,本地人与外来人之间的纠纷很多,处理不好就很容易演变成群体事件。而以杨江华为书记的江口县团工委,则因长期积累的人脉和调解经验,使得当地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态,总有人会想到找他调解。从2014年成立江口县驻永嘉团工委以来,杨江华的团队累计调解成功各类纠纷600多起。
那位跟随杨江华去见识过现场调解的老乡,当时并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才知道,他是共青团贵州省委的一位部门领导。正是这次跟随私访,让他感受到了江口县团工委的巨大能量,因此决定将之树为驻外团工委的典范。
助弱维权,外来工找到可靠娘家
在江口县团工委第8期《工作简报》上,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位单臂的中年妇女,目光忧郁地扶着一摞百元钞票留影。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名妇女名叫陈林珍,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人,在瓯北镇一家私人企业里打工。2014年3月因工伤导致左上肢完全损毁。由于所在企业是无证小厂,并且已经负债累累,老板从一开始就想逃避责任。在团工委多次协调下,老板勉强支付了5万元“赔偿金”,然后就不再理睬了。为了保护受害人的正当权益,江口县团工委毅然代理受害人向法院起诉,最后判决为:老板支付24万元赔偿。
拿到赔偿金时,陈林珍激动地说:“没有团工委做靠山,我这个赔偿肯定是拿不到的!”因此她特意在团工委办公室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纪念照。
贵州省沿河县板场乡务工青年简佐良的情况也与陈林珍类似。他在永嘉一个做压线机钻的加工厂里上班,由于文化低、见识少,进厂后企业不与其签劳动合同,也不为其购买社会保险。甚至企业连营业执照都没有。2014年底不幸发生工伤事故,简佐良瞬间痛失三根手指头。由于当地劳动部门以该企业无营业执照为由,不给予简佐良工伤认定处理,老板也在支付3万元医药费后不再理睬。2014年,在江口县团工委的协助下,简佐良向永嘉县法院起诉郭氏老板兄弟俩,并顺利拿到18.6万元赔偿。
贵州江口县闵孝镇青年陈双全的遭遇更是玄乎。他于2014年8月遭遇车祸头部重伤,而肇事司机却在事故发生后弃车逃逸,原本就生活贫困的陈双全哪来钱医治?他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
陈双权在走投无路时,由亲属向江口县团工委求援。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江口团工委主动接手了这项棘手问题。他们多次到事故现场走访调查,多次与交警和相关单位沟通协商,调取监控录像筛查肇事车辆及车主信息,最终找到并责成车主垫付了所有的医疗费用。团工委还收集了大量证据,证实陈双权在温州工作生活多年,符合城镇居民赔偿标准,2014年4月,陈双权拿到了肇事逃逸司机和车主的伤残赔偿共计118449元。
类似的案件还有贵州岑巩县的张军(车祸导致十级伤残,肇事者拒赔,最后判决由平安财产保险公司代赔79413.33元)、贵州江口县的张宜(工伤,老板无照经营,拒赔,后获赔4万元)、贵州黎平县的龙见勇(车祸,肇事司机支付8万元医疗费后失踪、连续三天无钱吃饭,受团工委捐资救助),贵州沿河县的周慧敏(父母双双残疾,自己又遇车祸重伤,负主责的男朋友逃逸,次责方支付3万元后不再给钱,欠医药费,连饿三天,团工委提供吃住,并代起诉)等等。
人心所向,小组织打造大舞台
在永嘉县,江口县团工委充分发挥了化解矛盾、诚心帮助、正面引导的职能作用,扩展了自身的正面影响力,许多有志青年纷纷申请加入共青团组织,一些曾经的失足人员也期望进来转变提高。
现团工委办公室副主任杨秀成,2014年8月1日才出狱。他是贵州江口县人,曾经赌博成性,1997年因赌博斗殴致人死亡而入狱,判刑20年,后因在监狱里表现突出,也擅长写报道,被判刑至15年。即将出狱前他听说了江口团工委的事迹,很羡慕这个平台,出狱后立即托人向杨书记表示了想借助平台实现个人转变的意愿。杨江华很高兴地接纳了他,目前他也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来自贵州铜仁市的攀云飞,曾经也是不务正业的人。因经常接触团工委,受到了杨江华书记的影响,已不再游手好闲,而自筹资金在瓯北办起了木箱厂,开始走上了正道。
江口县青年浦兴友也曾经犯罪入狱,出狱后原本感到人生迷茫。在江口县团工委的引导下,也在瓯北从事法律服务,专门帮助弱势群体维权。目前,他已经办起了两个工厂——鞋模、模具厂。
由于团工委真心实意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因此短短几年间便人心所向了。目前已发展了两个团支部,拥有团员近1000名。本来江口县团工委所要吸纳的对象应该是江口县籍的青年,但实际上贵州籍人士都有人加入进来。而且现在连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等外省籍务工人员也表达了在这里入团的愿望。
更有意思的是,多位本地老板因江口县团工委办事有魄力有效率,也申请加入团工委里担任了副书记、委员等职。
前不久,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马宁 ……此处隐藏8469个字……区、农村书屋筹得一大批的书籍;“齐读书,为进步;齐买书,为公益”书籍义卖活动,为**聋人协会一名患红斑狼疹的聋人筹得15000多元的捐款。
组织辖下各基层团组织也开展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和交流活动,使团员青年欢度青年的节日,增长见识,例如维达公司团支部开展“五四”足球赛,东区幼儿园开展“六一”儿歌比赛等等。
三、参与义工活动,增强自身活力和统筹能力
在做义工过程中,除了有一颗“热心”之外还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自己提升的知识层面,如:如何与孤寡老人、单亲人士、孤儿等各方面的人沟通;大型活动如何去筹划、组织人员分工协作、活动过程中遇筹划外事件处理、活动完成分享等。每次义工联举办各项活动都参加,如:今年3月举办万名义工走进城西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助残日义工服务活动、环保登山活动、麻风村探访活动、关爱长者活动、11月举办的义工理念培训等。通过参加义工活动和培训班,基本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平时还不断阅读有关心理学、沟通方面的书籍,使自己多掌握沟通的技巧。
四、以“信息直通车”工作为落脚点,抓好农村青年工作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今年“信息直通车”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会城街道现所有的村和社区都已建起信息直通车服务站,设有信息员,电脑和数码相机等设备具备,28条村建起了信息发布栏,长期进行更新,还组织信息员参与市、区两级的信息直通车工作会议和各类培训和知识竞赛,多名信息员受到市、区级的表彰。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员的操作水平,今年还组织信息员参与者召开两次信息员会议,明确工作要求,落实目标任务。截止12月,44名信息员共发布信息4289条,下载信息4343条,公布信息3987条。另一方面积极和其他单位交流,7月份组织****大学学生到群胜村调研信息直通车工作情况,让学生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今年的工作,我虽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团委和街道党工委、街道办的要求还有距离。我将加倍努力,围绕党、团的中心工作,争取各方的重视支持,把握机遇,党建带团建、创新创实效地开展工作,努力把会城团工委打造成为党放心、青年拥护、社会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众团体。
第五篇:关于加强驻外团工委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黄团发[2014]8号
关于加强驻外团工委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团委、街道办团工委,,各中学团委、旅游局团委,县直机关各团总支、团支部: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全体青年”的总体要求,切实落实团中央关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整体部署以及团省委《关于驻外团工委建设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精神,团县委决定,大力开展驻外团工委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有效吸引凝聚外出务工团员青年的新途径,进一步提升我县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共青团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职责,将做好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组织建设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外出务工青年群体的新变化,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在黄陵籍
- 1 -
外出务工青年群体中建立健全驻外团工委的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扩大团组织对广大青年的覆盖和影响,打造团组织新的工作亮点,进一步开创我县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根据摸底调查,目前,西安、北京、东莞,等地是我县外出务工青年最主要的流入地。团县委决定,在今年8月20日之前,以西安、北京两地为重点,建立一坪驻外团工委,同时带动建立一批务工青年团总支、团支部。
三、工作步骤
1、开展调研对接(7月底以前)。要对本地外出务工青年进行排查摸底,准确掌握本地外出务工青年的数量和地域分布,摸清在外务工已建立的党组织、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在外的商会和外出务工青年集中的企业等相关情况,为建立驻外团工委寻找有形的组织依托。同时,要及时与黄陵籍外出务工青年较多的省县驻外办事机构、商会、党组织开展工作对接,详细商讨工作的具体开展方式、进度安排等,积极征求他们对团建工作方案的意见建议。8月初,派专人赴重点流入地开展驻外团工委建设工作实地对接。
2、推进组织建设(8月上旬)。各乡镇(街道办)团委要加强领导,一把手书记要把此项工作亲自拿在手上,并派出专职团干部赴本地外出务工青年集中地,指导开展驻外团工委建设工作。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驻外团工委建设任务。驻外团工委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街道办)团委要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纳入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格局统筹考虑。要积极向同级党委汇报团县委关于这
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党委的领导下大力推进。各乡镇(街道办)团委要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积极做好相关工作部署,摸清本地外出务工青年情况,确定驻外团建工作方向,制定工作计划,扎实推动驻外团工委建设顺利进行。
2、找准依托,为驻外团工委建设提供保障。驻外团工委作为派出机构,有形的依托是保障。要积极争取在外已建立的党组织、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支持,对有建团基础的,可以将驻外团工委建立在这些派出机构和组织中。
3、选好模式,确保驻外团建工作的覆盖面。要根据重大工程项目、餐饮、物流、家政服务、保洁、保安等务工青年聚集度较高的行业特点,因地制宜,灵活设置,通过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派驻团建联络员等多种形式,分地域、分行业建立驻外团工委。同时,要特别注重实现驻外团工委建设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建、社区团建、园区团建、行业团建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团建的整体效应,实现对外出务工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
4、配好干部,扎实做好驻外团工委班子建设。一是选配好团工委书记。通过协商考察任命、区域内竞聘选任、团员民主推荐等形式,重点选好一名思想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团员青年拥护、热心团的工作的优秀青年骨干担任团工委书记。二是建好驻外团工委委员会。本着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配齐配强驻外团工委领导班子,设副书记1名。按照驻外团工委委员会1-3人的规模,探索建立驻外团工委委员会,真正建成一个有活力、有战斗力的坚强领导集体。
5、建好载体,切实做好在外务工青年的服务工作。一方面在驻外团工委中,要立足外出务工青年的实际需
求,有效整合相关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四大工程”建设,即就业创业工程、权益维护工程、关爱帮扶工程、人才培养工程。另一方面派出地团组织要依托原有的工作载体和品牌项目,做好驻外团员青年服务工作,各乡镇(街道办)团委要切实做好本地外出务工青年创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 “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留守老人、城乡青少年手拉手互助、农村贫困学生帮扶等工作,减少在外务工团员青年的后顾之忧。
201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