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品多篇】

时间:2025-07-30 08:53:03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品多篇】

[摘要]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综合实践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的

通过师生互动式教学:

1、了解问卷调查报告,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应用性调查报告;通过讨论、分析得出问卷调查报告的形式与要素;学会依据前期的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统计分析撰写问卷调查报告;

2、理解并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出与人合作、交流、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问卷调查报告的结构组成,写出规范的报告,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或建议。

2、教学难点:深入分析实际调查结果,撰写问卷调查报告。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设计思路

(一)、前言:

问卷调查法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经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设计问卷、分发问卷、统计问卷、分析问卷及撰写问卷调查报告。问卷调查报告是调查者紧扣研究问题及特定对象设计并分发问卷,将调查材料归纳整理、分析研究,并用文字或图表等形式将整个调查研究的成果表现出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形成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汇报性的应用文。作为问卷调查法的最后一步,问卷调查报告的撰写有利于将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使学生加深对课题的理解,更深入地开展后续的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统计的数据,剖析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趋向。学生能通过讨论和交流,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或建议,领悟到撰写问卷调查报告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即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典型性和时效性等,从而学会科学规范地撰写问卷调查报告。因此,撰写问卷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将分发的问卷进行科学统计;

②辩证分析统计的数据;

③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方法;

④明确报告的撰写格式;

⑤正式撰写。

(二)、思维路径引导。

1、“调查”方法指导。

问题:“调查”中应注意什么?

归纳:

①明确目的、对象、范围。(板书)不管是普遍调查(普查:如全国人口普查等)还是专题调查(我们现在做的都是这一种),都应该注意这一点。

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板书)

③详细的调查提纲。(板书)

2、“研究”方法的指导。

问题:你们认为刚才的汇报中,那一组的“调查报告”写得最好?怎样写好呢?

归纳:要想写好调查报告,必须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综合的基础之上。那么,如何研究材料呢?就要对感性的材料进行理性的分析,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再提出问题,总结经验,得出教训。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说,首先要充分详细地占有材料;其次再分析材料。

板书: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问题

感性→经验透过现象看本质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教训

注意的问题:

①正确必要的分析综合与主观成见的界限

分析:把调查来的材料分门别类地加以分解,分清主要与次要、主流与支流、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的意见。

综合:把经过分析的各部分联成一体,从整体上揭示出调查对象的本质,描绘出“自在之物本身”的面貌。不能掺杂个人成见。

②全面性与罗列现象的界限

罗列现象:把调查来的材料,不加分析地、不综合地甲乙丙丁、一二三四都写进调查报告中。

全面:将事实联系起来,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3、“报告”方法指导。

明确:“调查报告”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它的文体特征是:以记叙为主,以议论为辅,叙议结合。以记叙为主,就是要用事实说话。以议论为辅,是说观点要鲜明。“调查报告”一般用第三人称写作。

板书:叙为主用事实说话叙议结合

议为辅观点要鲜明第三人称

我们研讨了以上调查、研究、报告三个环节之后,在写作中,还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4、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⑴“调查报告”的结构。

明确:一般由标题、前言(导语)和正文(主体)三部分组成。标题一般有公文式的(如大家采用的:“关于……的报告”的这种形式)、文章式的以及正副标题式的(如别的班同学的调查报告题目是:主标题——你惧怕考试吗?副标题——中学生考试态度问题的报告)。前言部分类似于消息中的导语,对调查的主要内容、采用的方法等作简单的说明。有的前言,采用设问的方式,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正文,是核心部分,是中心内容。正文的写作要紧紧抓住文体特征,有观点,有立论的依据,即事实。

⑵“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

横式的:调查分几个问题,依次排列,也可使用小标题。同学们都采用了这一形式。

纵式的:按时间的发展顺序来写作。如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纵横交错式。

不管采取了哪一种形式,都要求结构清晰。

⑶调查方式。

明确:问卷式、上网或上图书馆查资料、开调查会以及平日多留心关注生活。

⑷“调查报告”的语言。

明确:简洁、准确、生动、形象。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俗语、典故、诗词等,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起到修饰的效果。

(三)、设计思路课堂指导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明确问卷调查报告撰写的必要性学生通过前期的设计问卷、分发问卷、统计问卷、分析问卷,已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具有一些实践体验,此时可引导学生意识到撰写问卷调查报告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解决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更深入地研究课题。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循环往复地经历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的过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将影响到小组的课题研究能否深入。

2、明确问卷调查报告的内容与形式一份完整的问卷调查报告包括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在学生明确调查报告的框架后,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明确问卷调查报告的内容。学生通过前期调查,对于问卷调查这种研究方法已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学生基于已有的基础,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自主探究掌握问卷调查报告撰写的要素。再通过范例引领,使学生了解撰写报告的一些诀窍。撰写问卷调查报告,通过交流与分享,激发更多人的思考、获得更多人的帮助,深化课题研究。

五、教学流程

(一)展示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情况师:前期我们每个小组都依据本组的研究方案展开 ……此处隐藏5393个字……

生:我们采访过,中水目前不收费,我觉得净化组同学的建议很好,使水得到了循环利用。

畅想组的组长走上台前,边操作边说。

代表:我们小组题目也是中水的利用,从基本问题到内容问题研究我们小组和净化组差不多,我们处理单元问题的方法是:把这些中水引入荷园,因为那里用的水是从地下打井抽取的水。这样节约淡水资源,中水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他的演示文稿不但有文字材料,还有到荷园采访的录像内容。)

青青苹果组一见畅想组说得有理有据,方法处理得好,不等掌声停止,也迫不急待地走上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代表:这是我们的题目——中水的利用,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在污水厂附近建有发电站。(他的演示文稿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有关中水发电的资料也很全。)

在掌声中,最后一个小组——金鱼组走上前来。

代表:我们小组的研究是我自己的故事引出的:有一次吃饭,我见菜里的鱼很小,就不高兴地说,我想吃大鱼。爷爷笑着说:鱼孙子都吃了,还想吃鱼爷爷。这引起我的兴趣。我们解决问题方法是,发展淡水养殖,这样防止海产品过度捕捞。还有我们想把中水引入农田进行灌溉。

……

看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到前边展示作品,我早就从台上走到下面和大家一起讨论。

五:真情呼唤 提出倡议

师:同学们展示的作品都非常精彩,能把自己收集的信息加工制作成演示文稿。我将把所有的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同时中水的利用是保护淡水资源的有效方法。如果大中城市都建有污水厂,使水得到循环利用,既能环保,又能节约淡水资源。最后,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感到Intel未来教育把我们的活动与技术能很好在整合,使我们学会研究,学会合作,让我们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各科学习之中吧! 反思:“中水的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狭窄的教学形式,教师教学思路开阔了,学生走向社会,回归自然,体验生活。从活动最初的问题发现,到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从活动过程到结论的形成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不是说教,而是让学生自主地感受、体验。而Intel未来教育学习模式应用,学生在框架问题的驱使下,通过探究式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直接知识。在展示、交流作品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学会理解、赞美他人和与他人分享,学会分析和思考,敢于提问和申辩。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八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餐盘中的蔬菜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我班是一群小班生,受到多多少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较少,也少有实践的机会。就拿蔬菜来说吧,学生用起餐来挑三拣四,吃在嘴里愁眉苦脸,打起饭菜来,要么指着萝卜喊冬瓜,要么说“我不要那个绿条条”,顺眼一看,原先是豆角。唉,我们的孩子真可怜,连自己吃的什么都不明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健康饮食同样重要,可此刻的孩子挑食偏食的状况越来越严重,餐厅里听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吃这个有什么好处”,家长也普遍关注孩子的饮食营养,期望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想是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一下蔬菜了。

之后让我意外的是,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冒出了更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关于蔬菜的一切都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大家展开讨论,兴趣浓厚。我被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所感动,于是决定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以“餐盘中蔬菜的命运”为题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协助指导下,学生自己准备并实施活动。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必须知识和经验,也已具备了必须的自主意识和自主潜力。在这次活动主题的选取上,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去选取和设计资料,并从校园延伸到家庭、社会,充分利用多方资源组织活动,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一次,收获一次。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参与实践的热情和潜力。

2.在活动中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3.透过调查、采访、设计、考察、劳动等实践活动,掌握必须的探究方法,了解有关蔬菜的常识,培养学生用心探究、大胆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4.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地张扬个性,展示特长,发掘潜质,体验成长的快乐。

5.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勤劳节俭的美德。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发现问题,启发引导

1.实地考察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命运”,我在一周内请六个小队长带领他们的组员在校园餐厅里进行实地考察。考察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大多数小朋友不爱吃蔬菜,甚至不认识蔬菜,不少蔬菜被遗弃到垃圾桶里。他们还同时提出了许多关于蔬菜的问题:如“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吃萝卜,而且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不爱吃的菜,有的不止一种?”“做菜简单吗?”“蔬菜是怎样长的?”“许多小朋友把不吃的菜都泼了,泼的菜将怎样处理?”“好多菜都浪费了,多可惜呀!为什么大家只爱吃肉,却厌恶吃蔬菜呢?”“蔬菜能满足人体的多少需要?”

2.民意调查

(1)以下你最爱吃什么?蔬菜()鱼肉()两者皆可()

(2)你每一天都会摄入必须量的蔬菜吗?会()不会()偶尔会()

(3)你认为鱼肉的营养比蔬菜的营养多吗?是()不是()不必须()

(4)当看到碗里有不喜欢吃的蔬菜,你会泼掉()尽量吃()给别人()

这是一次匿名调查,结果就应是真实的,但这样的真实着实让人担忧:大多数学生每餐最爱吃的是鱼肉,摄取的蔬菜少得可怜;有近90%的学生认为鱼肉的营养比蔬菜的营养多得多,而对自己不爱吃的蔬菜根本不会勉为其难。

3.提出主题

为了让学生寻求到“十万个为什么”的答案,更深入地研究学习,我组织他们开展了“餐盘中蔬菜的命运”综合实践活动。在主题活动前,有的学生已着手收集有关蔬菜的知识,有的学生开始咨询家长、考察家附近的餐厅和好友校园的状况,还有的学生跟着妈妈买菜做饭了……同学们渐渐认识到:蔬菜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重大作用的食物,我们不仅仅要善于利用,更不能随意浪费。之后,学生就蔬菜目前被冷落、被浪费的命运提出许多自己的看法,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时候,我推荐他们自由组合,组成课题小组,议论一下调查什么,怎样调查,并制定出课题组的方案等……

(二)调查研究,实践体验

1.菜篮组调查任务:一年四季有哪些常见蔬菜?你能叫出它的名字来吗?时令蔬菜种类

在同大人买菜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还注意学习一些生活小窍门,明白怎样挑选新鲜的蔬菜。如买土豆不能买有芽的,芽儿有毒;冬瓜、萝卜要买实心的,捏一捏就有感觉;豆角、菜薹要买嫩的,掐断是有脆响声;小白菜就应买有少数虫眼的,证明没被洒过农药……这些收获但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2.鉴定组研究项目:有的水果和蔬菜有“血缘关系”,怎样区分?西红柿、黄瓜是蔬菜还是水果?难得说清。

3.营养组研究项目:蔬菜内含哪些营养能满足人体的哪些需求?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