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物理课题开题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物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导学案是教育教学发展进步的产物,有诸多的背景因素,主要有:
①现阶段,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落实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
②当今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形成竞争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能完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思维和积极探讨的过程。
③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少数尖子不行,只重知识不重能力与学法不行,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④传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单一的,新课改后的教育培养目标是三维的,这就需要教学过程必须把知识问题化,能力问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
⑤学生多,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需要,教学质效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高,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优质教学需求,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量满足每一个孩子成功的需要。 导学案不失为一剂良方。
2.研究意义
①导学案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导学,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导学案的书面指导下自觉地参与群体中,成了学习的主人。
②导学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无一不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智慧体现,教师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启发、点拨、诱导学生的学习。
③导学案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因人、因事随机做好指导。
④导学案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导学案涵盖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真正跳出了题海,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⑤导学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习精力。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主动参与成了学生的一大特征。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 初中物理导学案编写研究旨在追求实用、高效、有趣,以期实现师生爱用、好用之目标。
2. 导学案编写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订,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3. 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目标:
1.改善学习方式。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改善课堂教学效益。优化教学过程,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落实校本研究。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研究步骤
1. 准备阶段(xx年5月9月)
(1)确定研究课题,做好申请立项的准备工作,整理好研究的基本的思路。
(2)利用假期,收集一些素材,为教学做好准备。
(3)撰写《开题报告》。
2. 实施阶段(xx年9月xx年6月)
(1)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①.周六备课,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②.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情等方面内容。
③.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④.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⑤.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⑥.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2)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①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②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③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④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具体要求:
①明确的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③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④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测);
⑤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⑥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3)导学案的使用
对学生的要求
①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②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③每隔一周将导学案进行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对教师的要求
①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 ……此处隐藏10087个字……设”之要求,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方案。
四.文献综述—关于同类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全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于秋季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四个省区率先实施。大量资料和媒体显示,高中新课改实施八年来,绝大多数物理教师注意力都投注到新课程理念如何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实施问题上,仅有部分教师对物理学科本质特征教学问题还能够引起重视,而把新课程标准理念与注重物理学科本质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目前还没有发现。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重点研究课程基本理念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部分。
2.物理学科本质及特征。重点在于对其认识与理解上的研究。
3.新《课程标准》理念与注重物理学科本质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策略研究。重点在于结合的策略探究。
(二)研究思路
1.培训学习阶段(.11---.12)
(1)撰写培训学习阶段计划(.11)
(2)撰写、研讨开题报告,保证按时开题。(.11—.12)
(3)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研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11)
(4)收集整理“物理学科本质及特征”资料,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研究“物理学科本质及特征”资料。(.11)
(5)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测试课题培训内容(闭卷,100分制,40分钟完成)。(.12)
(6)组织课题全体学生学习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与学生相关的内容,以及“物理学科本质及特征”内容。(.12)
(7)组织课题全体学生参加课题培训内容测试及调查问卷(闭卷,100分制,40分钟完成)。(.12)
(8)培训及开题总结(.01)
2.研究实践阶段(.01---.06)
(1)撰写本阶段计划(.01)
(2)课题组全体成员分任务书面列举出符合课题研究要求与研究范围的全部新课程课目,在课题活动会议上提交并集体确认,形成《课题研究课目确认书》。(.01)
(3)课题组全体成员结合物理学科本质与《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五条中的第一条“课程目标”、第四条“课程实施”意见,按照“教材内容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系列化”礼嘉中学“高效课堂建设”之要求,把《确认书》中指明的课目,每人设计出1—2个教学案例。(.02);
(4)在课题组活动会议上每人提交案例交流并集体确认,初步形成第一本《课题教学案例集》(雏形本)。(.03);(5)课题组全体成员按照初步形成的第一本《课题教学案例集》,由设计者在教室上课题公开课,然后在课题活动会议上评课,完善教学案例,然后在另一个班上同课公开录像课。(.03-04)。
(6)对参与课题实验的全体学生进行民意测验,反馈课题实施后的收获与体会。(.05)
(7)课题组全体成员书面总结个人体会,提交课题会议交流,然后装订成册,形成第一本《课题实施个人体会》资料存档。
(8)撰写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06)
(8)充实、改进、完善以上(2)、(3)、(4)内容,形成第二本《课题教学案例集》(成熟本)和第二本《课题实施个人体会》资料存档。(.06---.05)
(9)撰写课题研究第二阶段总结。(.12)
(10)撰写课题研究第三阶段计划与总结。(.06)
3.提升总结阶段(.06---.12)
(1)撰写本阶段计划(.04)
(2)课题全体实验学生民意测验课题实施收获与体会,形成课题后测资料存档。(.05)
(3)课题全体成员撰写并发表课题研究论文成果。(.06---.09)
(4)课题全体成员分任务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个人课题经验总结、②课题论文、③课题教学案例及分析、④优质录像课评析)。(.10)
(5)审编《课题优质课教案集》、《课题获奖与发表论文集》、《课题个人经验总结集》。(.11)
(6)撰写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10---.11)
(7)课题活动会议审议、讨论结题《研究报告》。(.12)
(8)修改、敲定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12)
(9)申请结题。(.12)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教师和课题学生参与的行为及效果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
六、课题组织与管理
(一)指导机构
1.重庆北部新区教育管理指导中心
2.礼嘉中学校教科室
(二)研究机构
1.课题负责人:xx
2.课题指导专家: 江绪华(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重庆市教育评估专家、重庆市高中物理骨干教师、重庆提名人选、中学研究员、渝中区青少年创新学院指导专家、渝中区、曾主持2个市级课题,主研8个市级以上课题、出版专著3部。)
3.主研人员:xx
4.实验教师:xx
七、课题组人员分工
姓名职责具体分工
刘 琼主持主研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召集课题会议,撰写课题培训、前测与后测资料、《开题报告》、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阶段性计划和阶段性总结,处理主要实验数据信息,负责联系指导专家。
肖田平主研负责课题经费到位,验收个人阶段性总结与体会、优质课案例,负责优质课录像落实工作。
吴昌其主研收集、保存实验材料和数据,共同处理实验数据,审编《优质课教案集》、《获奖与发表论文集》。安排课题会议记录员、负责《课题管理手册》。
郑 毅实验处理部分实验数据,课题会议记录,填写《课题管理手册》等。
黄小林实验处理部分实验数据,课题会议记录,填写《课题管理手册》等。
陈 朋实验处理部分实验数据,课题会议记录,填写《课题管理手册》等。
钟红军实验处理部分实验数据,课题会议记录,填写《课题管理手册》等。
桂红亮实验处理部分实验数据,课题会议记录,填写《课题管理手册》等。
曾 响实验处理部分实验数据,课题会议记录,填写《课题管理手册》等。
八、课题预期成果形式
1、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2、《课题论文集》
3、《优质课教案集》
4、《优质录像课》光盘
九、课题经费预算
1、资料费:5000元
2、调研费:500元
3、差旅费:4000元
4、会务费:4000元
5、计算机使用费:500元
6、培训及指导费:5000元
7、录像及制作费:1000元
以上7个项目预计经费2万元。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物理课题开题报告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