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素描写生人体步骤【精品多篇】

时间:2025-08-17 08:52:59
素描写生人体步骤【精品多篇】

【摘要】素描写生人体步骤【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精品课程介绍 篇一

精品课程介绍

一、课程设置(10分)

1-1课程定位:

商务谈判课程的设置是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市场营销岗位的任职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建立在现代商务谈判观念基础上,根据商务谈判过程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课程培养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带来了宽广的前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能力的零距离对接。

商务谈判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能力课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将来走向市场,立足岗位,参与商务活动,商务谈判能力是其中一项必备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商务谈判能力。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经济应用文写作、推销学等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树立现代商务意识,把握市场信息,从事商务工作提供了专业基础。其后续课程为战略管理、渠道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课程,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须的专业实际。1-2课程设计:

由于商务谈判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的设计充分反映以市场营销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思路方面,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通

过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市场对商务人员商务能力的需求,由学校教师、行业专家组成教学管理委员会,共同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核标准等,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

二、教学内容(25分)

2-1内容选取:

根据行业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商务能力的需要和完成商务工作实际任务的需要,涉及商务基本知识、商务人员基本素质和商务谈判实际能力,选取教学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四大模块:

一、商务基本知识;

二、商务基本素质;

三、商务谈判技能;

四、能力拓展。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选取上的针对性和对工作的适用性,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内容组织

商务谈判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过程中,遵循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的商务工作任务及其商务谈判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设计了案例讨论、模拟谈判等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使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2-3表现形式

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优选先进、适用教材为原则,多年来,主要以东北财大樊建廷的《商务谈判》优秀教材为

教学教材,同时参考多本教材,并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编写并出版了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庞爱玲主编,卢国红、陈海鸥、李芳等参编),同时配备了相应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教学需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

3-1教学设计

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方面,高度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模拟实训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3-2教学方法

根据商务谈判课程内容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效果。

3-3教学手段

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企业、设计虚拟合作(谈判)项目、进行模拟谈判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3-4网络教学环境

商务谈判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教学网站中提供了与本课程相关的电子课件、教学大纲、优秀谈判视频及相关材料。同时相应的硬件环境能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

四、教学队伍20分

《商务谈判》课题组是由经管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根底,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既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又有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队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1主讲教师(师德、能力与水平)

主讲教师庞爱玲,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曾多次荣获焦作大学“师德标兵”、“最受学生欢迎教师”、“期中教学检查优秀奖”等荣誉。积极参与和承担教育教学研究或改革项目,成果显著。先后主持《高校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教育教学课题,并荣获河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省级重点教改课题)。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技术服务项目,先后为焦作森格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焦作亿祥东郡有限公司、博爱力车厂等企业提供营销咨询、培训等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4-2教学队伍结构(“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教师的比例达100%、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有焦作森格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的封存利总经理、平光制药(焦作)公司的陈良文总经理助理,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他们分别承担商务谈判实训课程教学任

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卢国红

陈海鸥

马玉玲

李芳

五、实践条件10分

5-1校内实训条件

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商务谈判能力,校内我们充分利用案例研究中心、情景模拟实训中心进行商务谈判实训,能够满足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

5-2校外实习环境

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校外我们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平光(焦作)公司、焦作森格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焦作新亚电器有限公司等进行校外实训,为商务谈判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商务环境,能够满足学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参与实际商务谈判的需要。

六、教学效果10分

6-1教学评价(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

校内评价:

评价者评价摘要证明材料 校内督导教学模式新颖,课堂效果

良好,具有创新性。督导组、领导、同行评价

校内学生商务谈判课程是一门实用 ……此处隐藏7566个字……行了相关的调整。体现在:实施主题教育,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相关的主题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主要以团体心理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1)一年级以新生心理适应为主题,采取必修的形式。所有新生都必须完成8个课时的理论学习及若干个课时的实践教学。通过加强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学会自我调适和排除情感困惑,缩短学生的大学心理适应期,减少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为高职学生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帮助。其基本模式是: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心理健康档案建立——高职学生心理适应问题讲座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2)

二、三年级则主要围绕高职学生在情绪情感管理、人格培养、恋爱及性心理、压力管理、生涯规划、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主题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采取选修课的形式,按学分制管理条例计算学分教学任务主要本课程组教师承担,同时,每年有计划的邀请院外相关专业人士到学院为高职学生们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左妮红老师的《高职学生自信心培养》《高职学生恋爱观漫谈》及《高职学生就业前的心理调适》等;阳旭老师的《高职学生学习适应》、张翔老师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鞠红霞老师的《高职学生礼仪》、李庆源老师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人生发展》、董绿茵老师的《高职学生良好形象塑造》,兰珊珊老师的《高职学生情绪管理》以及柳州市人民医院主任涂强的《性心理教育》、《柳州晚报》“袁茵热线主持”袁茵的《珍爱生命》等,这些专题讲座深受学生的欢迎,4年来将近有5000多学生选修的本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程教学使我院各界学生系统地了解心理卫生与保健的基础知识,掌握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念。

2、“多翼”——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定期化的“5.25心理健康活动周(月)系列活动、经常化的班级主题教育、助手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科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1)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近年来,通过校园内的宣传橱窗、定期编印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刊物《心海扬帆》、学院报上定期刊登的《心理信箱》专栏,尤其是校园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页,通过“心理中心概况”、“阳光心理协会简介”“心海荡舟”、“心理七色板”、“专家咨询”、“心理测量”等多个栏目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释疑解惑,使各类心理健康知识在大学生中进行传播,有效地增进了同学们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为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制度:从2002年心理中心成立指出,就建立的日常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咨询的形式有现场咨询、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QQ咨询等。四年来,前来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日渐增多,咨询的内容包括入学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性心理、心理咨询员、就业等方面。本课题组的大部分老师每周定期值班,接受同学们的咨询。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寻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大多数同学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导后,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而且在自我认识和个人发展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3)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近年来,本科成组负责人及教师积极探索开展各类主题的高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4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学生开展了“新生交友活动”“成长小组”、“自我认识小组”和“人际沟通小组”“大学生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大学生们小组活动中得到了成长,变得更自信、更快乐、学会正确地面对合作与竞争,学会了怎样去处理各类人际关系。

(4)定期化的“5.25心理健康活动周(月)系列活动。从2003年开始学院心理中心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健康日”的到来之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协助下,举办为期一周(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月)”活动,通过开展现场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专家系列心理健康讲座、心

理剧表演、观看心理电影等活动,以及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报纸等开设心理健康知识专栏等,从2003年至今,共举办了四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月)”,一届比一届取得好的效果。

(5)经常化的班级主题教育。为了充分发挥系部、班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大力倡导“朋辈教育”的方式,学院于2006年建立了“心理委员制度”,各班设立了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组织对各班级心里委员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了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及工作的方法。要求各系部制定计划,各班在班主任指导下,心理委员协助,每月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6)助手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学生互助的作用,2004年,在心理中心的指导下成立了“阳光心理协会”;协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协助中心开展各类助人自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工作。同时,心理中心每年对心理协会网友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和实际的工作能力,使协会成员与班级心理委员一样,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朋辈辅导员”。这对提高我院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塑造良好人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科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几年来,本课程组负责人及教师积极承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努力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年共承担各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10余项。在省级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三)五级预警机制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从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或辅导员——系主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分管领导的五级预警机制,发现危机预兆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症状的学生时,立即层层上报,启动应急措施,及时有效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2006年,心理中心与系部合作对2个有攻击倾向的学生做了危机干预,防止了恶性事件的发生,及时通知了学生所在系和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时期。由于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和及时恰当处理,三年来我校没有一例自杀或他杀事件的发生。同时,对于危机学生和严重精神疾病的学生进行初步评估与干预后及时转介到专门医疗机构治疗。

(四)利用优质资源积极服务社会

学院心理中心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积极为社会各界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如2006年与柳州市鱼峰区政府共同创建了鱼峰区军人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了“绿洲热线“并为官兵们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2007年上半年,为柳州市银山小学开展了教师心理成长系列辅导活动,并在该校建立了我院第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素描写生人体步骤【精品多篇】范文。

《素描写生人体步骤【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