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访惠聚工作心得(共5篇)

时间:2025-07-14 08:52:56
访惠聚工作心得(共5篇)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5篇《访惠聚工作心得》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访惠聚工作心得》相关的范文。

篇1: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

我在农技站工作23年,本以为自己在农业系统工作多年,下乡多、接触群众多,对农村农民了解多,入住阿合雅镇尤喀克荒地村3个月,通过走进群众门、紧握群众手、座上群众炕、吃了群众饭,与当地群众结对子、交朋友、拉家常,走近了群众生活,了解群众想法,感受到了农村的变化,感触颇多,发现自己对农村农民只是一知半解,现就自己浅薄的认识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收入丰厚,生活普遍较好。

3月19日晚走访8户人,家家都在做拉面,菜里也都有肉;到群众家走走看看,只要是自己打的镶都加了油、奶、蛋等,大部分农民家电视、洗衣机、冰箱齐全(个别贫困户除外),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农村看不见骑自行车的人,在美丽乡村建设点的路边上摆满了摩托车、电动车,下班时摩托车、电动车队也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想想1992年我在依麻木乡2村实习时,那时哪个村民家有辆自行车都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只有个别乡干部才有摩托车骑,时光流逝,转眼之间在农村尽然看不见骑自行车的人了,更不用说马拉车、牛犁地,均被拖拉机代替;群众出门就有公交车,宽敞的柏油路通到群众家门口,村里的饭馆、小吃店、超市、菜店、小卖部样样齐全,生意红火,我们了解到阿米娜商店日销售额最高可达到4000元左右,不景气时也有300-400元,村委会旁边冰激凌店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凉粉摊更是不用说,村民们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这里变得如此市井,我们工作组成员更是把村委会门口叫做“城市”,我们经常说的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村级周转房)我们的“公园”(工作组的菜地),卫生室服务周到,红色影院、蓝球场天天开放,这不正是大城市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吗?

二、“双语水平高”,整体素质提升快。

记得前两天在核桃管理集体劳动现场,我看见有个老人也在干活,心里想自己语言不通,没办法交流,还是来点实在的,帮老人干点实事,就过去帮忙,干了一阵,突然旁边一个中年人用熟练的国语说,“你很会干活呀”,他语言表达能力让我吃惊,很多维吾尔族群众是不会用“干活”这个词(包括我单位的维吾尔同事也是用劳动来代替的);记得有一次工作组其他成员不在,我用生硬的维语同一名妇女交谈,她竟然用熟练的国语回答我,我顿时无语了,通过交流了解到她是在外出打工时自学的。记的92年在依麻木乡实习时,很多当地群众围观我们,小孩子也相互转告,“我看见汉族人”,“村里来了汉族人”,当时在村里会说国语的人找不到,至今我住的村70-80%的人都懂一点“双”语,甚至有的人还是“双语”通,就这样,当地群众还向我们提出了学习“双语”愿望,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惊喜和欣慰。

三、热爱生活,积极参与活动。

五一前夕工作组与村委会协商,组织开展大型活动,涉及内容多,时间短,我很是担心有没有人前来参加,心里安慰自己,意思一下吧,报个信息算了。活动当天让我惊喜交集,让我没想到的是前来参加的人如此之多,积极性如此之高,农民拿出自家打的各种镶、凉粉、烤肉、葵花子、酸奶、十字锈等前来参与比赛,文体活动参加的人更加积极,排球、拔河比赛正规的出乎我的以料,自编自演的节目一个接一个,欢乐的“麦西来甫”跳了一曲又一曲,跳舞的人们总感觉不尽兴,迟迟不愿意离去,一群热爱生活的人们在这里聚集,正能量、现代文化气息传向四面八方,也感染着我们。

四、尊老爱幼,乐于帮助他人。

在走访中发现有很多智障老人由自己的的亲戚照顾扶养,这让我想起电视、网络上经常暴光的不孝子女、弃婴、虐童、虐待父母等案件。好人好事在这也屡见不鲜,当工作组决定在村委会村委会喷制墙体宣传标语时,找来村民麦合木提.胡都白地商量,需多少钱的涂料,多少工钱,他竟然说,“村委会也是我的家,美化自己的家还要工钱吗?”,之后又从自己家带来木头帮工作组搭建了葫芦架,麦合木提.麻木提也是主动帮助工作组搭建鸡舍,并从自家拿来石灰将鸡舍喷白,亚生.阿吾提从自己家带来了木棍给工作组种植的番茄搭加,住村3个月,感人的事说不完,在群众身上我看到了帮助别人幸福自己的真实写照。

虽然这里也有不尽人意的事,村干部、群众等靠思想严重,主动精神缺乏,普遍存在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群众卫生环境脏乱差,个别姊妹不团结,邻里为了小事争吵,宗教氛围相对浓厚,离婚率高,但我相信通过三年“访惠聚”活动,正信、正能量将传遍整个尤喀克荒地村,我深信热爱生活的人会有“美好”的明天,更加相信和谐文明社会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篇2: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

2014年3月,新疆的气候并没有像内地的春天那样温暖,树枝还没有发芽,春风还很凛冽,似乎新疆的冬季还没有结束。但是在新疆公务员的队伍中,每一位干部的内心深处,都翻涌着一股热潮,都在为一个决策而忙碌。从一开始的下达通知,大家的议论纷纷,积极踊跃的报名,到最后名单确定的那一刻,我深知我将和我的同事们带着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责任和使命踏上南下的列车,去到我从没有去过的南疆喀什,内心滋味万千。近一年的驻村工作和生活,丰富了我的心路历程,内心也有了很多变化。我也十分愿意分享我的体会与感想。

一、接纳与了解

3月5日一早,我们的列车就到了喀什疏勒县,这个对于我完全陌生的地方。在去往英阿瓦提乡比纳木村的途中,我一直在向窗外张望,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火辉煌,满地黄土和未发芽的枯树,想着我即将要在这里工作生活一年,我又想起了临别家人前的不舍和不到两岁的孩子,心中难免不是滋味。其实对于我来说,下村前最大的心里障碍,就是想家和担心安全。但是现在,这种顾虑已经完全消除了,我想这归功于四个字:接纳与了解。

接纳就是我必须告诉自己: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是一名年轻的机关干部,我从大学校园直接进入机关,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我需要这样一个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我也必须要从一名共产党员和公务员的职责出发,担当起这个责任,接受这个挑战,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工作。有了这些对自己的告诫,家和孩子就放在了第二位,即使泪水和思念如何的翻涌,我也欣然接纳了这一切。

了解就是通过这一年的住村工作,我了解到了南疆的农村生活,也了解了南疆的农民。南疆的农村条件艰苦,很多农民家中还喝不上自来水,农田因为缺水得不到有效的灌溉,电压经常不稳,导致农民生活不便,经济收入的渠道甚少,农民增收不显著。这些都是南疆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我了解到南疆农民的淳朴、善良和热情。虽然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存在一定困难,但是他们内心的纯真和善良深深打动了我。有一次在乡村道路上行走,我和同伴搭了一家维吾尔族的毛驴车,他们并不介意,而是很热情的招呼我们上车,我用刚学会的几句维语向他们问好,剩下的时间就是对望着笑,但是这笑容深深的印在 ……此处隐藏1850个字……次“大喇叭”法治宣讲,全年宣讲53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4万多人次,相当于将5个行政村的全体村民轮训了近10遍。通过讲解《宪法》《反恐怖主义法》《自治区群众举报涉暴恐犯罪线索奖励办法》等,引导群众明辨是非,自觉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艾则孜·阿依丁是赛里木镇布干小学的法制副校长,也是驻布干村工作队的一名队员。与他一样有双重身份的,还有其他4名队员。“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积极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为赛里木镇4所小学、1所中学选配5名法制副校长,将学校作为“去极端化”重要阵地来抓,开展法治宣讲20余次,受教育师生及家长6000余人次。

20_年是民族团结进步年。“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在5个行政村,开展了以“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为主题的系列民族团结演讲、宣讲活动40余次,参与群众7240人次。各驻村工作队还协助村“两委”举办美丽时装秀、优育舞蹈等活动,举行“我是中国公民”宣誓和“我与党旗合张影”等活动,指导村民参加赛里木镇红歌比赛活动等,进一步增强村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现代意识,不断提升村里的新风正气。

各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利用冬闲时间,对农牧民进行教育培训。2016年,驻托克买里村工作队在走访中发现,一村民的丈夫因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她独自抚养4个年幼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难。为此,工作队联系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帮助她修剪已经撂荒的果园里的果木、清理果园。她十分感动,写信给丈夫,劝其在狱中好好改造,出狱后做守法公民。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坚持“100-1=0”的底线思维,严格落实维稳措施要求,压实维稳责任。坚持对重点人员、流动人员、重点敏感区域等多次走访摸排。加强基层维稳力量建设,为5个行政村的民兵购置配发价值2万余元的防暴器材,派有军事素能的军转干部指导民兵训练60余次、参与应急防暴处突演练30多次,帮助规范和提升民兵处置突发事件和应急防卫能力。发挥检察官法律素养和办案经验的优势,帮助村警务室工作人员提升调查取证能力。坚决落实一级响应期间值班和日常值班制度,督促检查村干部带班和村民值班情况,织密安全防护网。

篇4:访惠聚个人工作心得

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工作组成员参加__市委组织部和博乐市委党校举办的第三批“访惠聚”工作组组长、副组长业务培训班。通过为期6天的培训学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提高了认识,增长了知识,同时也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差距。此次培训,以讲经验和讲实务为主,更加贴近我们即将接触到的“访惠聚”工作,更有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此可以看出博乐市委组织部的精心安排和各位授课老师的倾情付出。我谨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六天的培训学习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收获确是“沉甸甸”的。课程上有介绍博乐市经济发展、反恐维稳、农村情况的,有给我们讲授精准扶贫、惠民政策、妇女工作、法律工作等各项实务的,有分享怎么和群众打交道、怎么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怎么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等工作经验的。让我们对全市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对“访惠聚”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开拓了工作思路,分享了优秀经验,为我们能更快更好地投入“访惠聚”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通过参加本次培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明确了角色,提高了认识

通过培训,我对“访惠聚”工作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体会到我们在基层要面对的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要会用老百姓的语言和他们沟通交流,要对各项政策和办事流程有所了解,要能真正的帮助到他们,要有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要掌握处理矛盾纠纷和难题的方法和艺术,要学会入乡随俗,要会用语言的艺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用平和的态度处理问题,要用一颗真心换来一份情谊。群众工作有许多困难,但是有了清晰的认识,做好了心理准备,一切都会尽快步入正轨。

二、增长了知识,汲取了经验

通过老师的讲授,我初步学到了村队(社区)换届选举的流程、应当注意的事项、如何开展活动丰富居民生活等相关知识,对做好“去极端化”工作、更好的与群众打交道、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如何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住村应当注意什么等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老师们不但讲授知识和经验,还列举了大量在基层工作中的实例,使课堂更加生动、现象,使我们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认清了形势,看到了差距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们对目前博乐市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十三五”我们有哪些任务、农村的情况、反恐维稳的形势等有了大体上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目前各项工作还存在大量的短板和差距,这对于我们的工作都很有指导意义。

四、开拓了思路,增强了意识

这次培训中,各位老师讲的非常细致,比如王会军书记讲的处理村文化室地皮及其矛盾纠纷的全部过程,崔博书记讲的村内安全防范以及村民上访实例的处理过程等,给我们开拓了思路,增长了见识,让我们在碰到类似问题时有了处理的方法和思路。张丽老师讲的和群众打交道的方法,小到怎么去打招呼,怎么去聊天,群众情绪激动时我们如何使用迂回战术等,都举出实例,让人深受启发,增强了我们处理矛盾纠纷以及困难问题的能力,提振了我们做好“访惠聚”工作的信心。

篇5:访惠聚个人工作心得

本人从2016年10月1日,因.....街道....社区“访惠聚”工作组一名成员退休,按照市人口计生委安排,住进了....社区,成了“访惠聚”工作组一名成员。

一、具体工作方面:

在这一个多月以来,我能够虚心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州、市领导各类讲话精神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党的群众路线等内容,通过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转化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自觉行动。

积极配合同事之间的工作,努力适应日新月异的工作环境。同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认真服从社区工作制度,按时上下班,按时值班,爱岗敬业,配合社区做好工作。本人与工作组其他成员一起走访入户,初步掌握了工作程序,了解了社情民意,听取居民的真话、实话。通过走访座谈,对计生政策进行了宣讲,答难解惑。这样既能让我们和群众走的更近,又能增进民族感情,让群众觉得我们更亲。在这段时间,我负责上报简报、考勤等工作,把工作组的档案分门别类整理好。积极参加了工作组和社区职工一起每周进行的捡垃圾活动,按时参加每周三晚上的夜读,认真撰写了各类读书笔记13篇。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人在这段时间内,虽然跟工作组其他成员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各类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力度不大。因本人住进社区的时间不长,学习的各类文件较多,学时时间比较短;二是入户走访掌握的情况不多,因入户的次数不多,一部分时间在办公室整理档案、上报简报等原因,不能保证全面的入户。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深入地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各级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和“访惠聚”工作相关文件,认真向工作组其他同志学习,充分自己综合知识,更加深入群众中,进一步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困难和问题,全力做好今后的“访民情聚民心惠民生”工作。

《访惠聚工作心得(共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