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精选19篇)

时间:2025-05-08 08:52:49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精选19篇)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9篇《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1:《金蝉脱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幻灯,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说说你对“金蝉脱壳”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什么?

2、检查字词

柿子搜索花椒籽协调趴在抽搐配合

3、讨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几段写我观察到的金蝉脱壳的过程?

2、集体交流: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1)指名朗读。

(2)找出里面的动词。

(3)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词

2、组词

搜()躲()椒()协()

艘()投()叔()办()

3、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

4、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分析、品读课文,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学习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指的是什么事情?

2、除此以外,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你能找出来吗?

3、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指名读。

4、从这两个感叹句中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就是“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自读思考: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那种情景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先将有关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感受。

2、学生自读、圈画。

3、集体交流:

脱壳前:

1)指名朗读有关语句。

2)出示“突然,我发现了……停在那里不动了。”再请学生读,注意突出蝉的动作。

3)出示“夜幕降临,……偷偷地爬到树干上”对比两段话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仔细观察)

5)出示“我轻手轻脚……时刻的到来。”再读读我是怎样观察的。强调“轻手轻脚、躲在、聚精会神”

脱壳中:

1)蝉脱壳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指名朗读有关语句。

2)填空“蝉的先露出来,接着钻出来,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

3)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那里最神奇有趣?

保护甲上颜色的变化:极淡的绿色—深绿色

眼睛——像花椒籽

蝉尾出壳一连串的动作:“仰”、“扑”、“抓”、“抽”等

出示图片,判断图片上是哪一个环节。

请学生模拟这个动作。

4)朗读课文

5)引导背诵:背诵这段文章,首先要记住金蝉脱壳的顺序,其次要记住这个过程中蝉身上发生的变化,以及最后蝉尾脱壳时的一系列动作。

脱壳后:

1)指名朗读相关内容。

2)刚脱壳的蝉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蝉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它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会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蝉一样。仔细读读这段文字,看看作者介绍了蝉在那几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指名回答相机板书:翅膀→大颜色→深翅膀→斑纹触角→光环

4)相机指导朗读

5)为什么他不把写翅膀的两处和在一起写?(观察的顺序)

6)引导背诵:可根据板书引导背诵。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练习

观察一种小动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它的特点写下来。

△附板书

脱壳前

7、金蝉脱壳脱壳中背→头→脚→尾

脱壳后翅膀→大颜色→深翅膀→斑纹触角→光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扎扎实实地默写词语,并有针对性指导。

2、再次品读欣赏脱壳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3、再次体会作者表达观察方法。

4、指导学生完成一些配套作业,并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一、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演示过程,直观感受:

1.如果你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的感受会怎样?想不想看一看?

2.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蝉脱壳时的变化。(幻灯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

3.齐读: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板书:奇特动人)

二、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呢?

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前苏联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 ……此处隐藏36358个字……、奇特动人!

二、精读课文,积累内化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是按照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这样的的顺序来写的。(教师相机板书: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

1.感受奇特动人

脱壳前

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金蝉脱壳前的第三自然段,自由朗读,圈画出最让你感到金蝉脱壳时奇特动人的地方,用心体会。

①我们先看金蝉脱壳前有什么神奇动人的`地方?

出示: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

②交流点拨:我发现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这句话写出了金蝉脱壳的样子。

预设:我觉得蝉虫脱壳时全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非常漂亮!(因为蝉虫脱壳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所以被称为金蝉,真漂亮!那请你来读一读)

我从金黄色亮光,肥肥的这两个词语体会出蝉不仅漂亮,而且可爱。(你来读读蝉的可爱、有趣。)

我从紧紧抓住停在那里不动了。可以想象金蝉脱壳时一定很用力,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你能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是学习语文的很好的方法之一。)

我们一齐来边读边想像,让金蝉脱壳前的情景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③作者是如何观察这一神奇有趣的情景的呢?

抓住上下搜索轻手轻脚躲在聚精会神这些体会作者的善于观察。

脱壳时

(1)品读金蝉脱壳的顺序。

此时的作者已经悄悄地跺在树背后,准备观赏这奇特动人的一幕了。请快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蝉脱壳的顺序。

出示:蝉的()露出来了,接着()钻出来了,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

背→头→脚→尾

指名回答齐读。

(2)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①出示:蝉虫整个身体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

预设一:立刻写出了蝉露背时很快。抽搐裂开这些动词把蝉背出壳时情景写得具体。可以用手作蝉虫演示,让学生有个形象感知。

保护甲颜色的变化从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我觉得非常神奇。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体会颜色变化很快、很神奇,就像我们前一课学习的变色龙一样。(指导朗读)

②出示:接着,头钻出来了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预设:从钻字我感受蝉的灵活、调皮。

像一样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蝉的可爱。

透明发亮大眼睛写出了蝉出壳后的透明发亮,更美了。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③出示:最有趣的是蝉出壳时的情景。整个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

预设:抓住未出壳的蝉尾抖动、伸着,已经出壳的上半身仰、扑,再用脚抓抽,感受其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领悟神奇动人。

④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分不开的,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细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小结:

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呀!(点击板书)

脱壳后

这只蝉已经脱掉了旧衣,换上了华丽的新装,我们走近去仔细瞧一瞧,它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

①重点理解:奇迹般的变化:

翅膀、触角的变化。

身上的颜色由浅而深深绿色棕褐色

②蝉儿就像一位魔术师。齐读进一步感受奇迹般的变化,领悟神奇动人。

③指导背诵。

三、诗意诵读,情感升华

1.刚才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现在我们亲眼观赏一下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

播放课件,教师诗意描述:

每个夏夜,都会有蝉虫从土里面爬出来,这个洞,就是它爬出来时留下的生命痕迹。

如果蝉有神经,应该也会有蜕变的阵痛吧?

或许这种阵痛是避免不了的。

你瞧,它用尽全身的力气

一挺腰,再挺腰

好累啊!先休息一会。

好了,继续努力。

准备好,用力将全部的血液,灌进翅膀

当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亮起,经历了五次蜕变的它已经爬上高处,准备起飞!

想来,它是快乐的!

为了这一季的飞翔,它在土壤里度过了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的漫长的黑夜!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我觉得蝉脱壳的整个过程是如此艰辛。

虽然出壳时的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没想到蝉在黑暗的泥土中忍受了如此长痛苦艰难的。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蝉创造奇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生命的超越。

这是一个奇特而美丽的过程。

3.师引读: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而留在一旁的蝉壳。

四、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呢?

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前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一切发现的基础。

4.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有顺序

(2)有重点

(3)有感情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我们生活在农村,可以观察到许多动物,比如说公鸡打鸣,母鸡生蛋,小羊吃草,猫捉老鼠等等,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文眼在于奇,蝉整个脱壳的过程充满了神奇,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重点在让学生感受蝉儿脱壳时的奇特之处。当我让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自己体会蝉儿脱壳时的奇特之处,有的学生有感受,有的学生对文章没有感觉,可能他觉得蝉整个脱壳没有什么新奇的。因此在让学生交流感受的时候,学生举手并不多,我也不感觉意外,因为我其实也对这种变化也没有感觉,也许每个人对事物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吧!当然,谈感受的学生谈得比较好!当有学生说到蝉尾出壳的情景时,我让他们一起观看了课件中尾出壳的真实情景,学生觉得非常有趣!随后重点指导了此处的朗读。接着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之后,通过课件给他们亲眼观赏一下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并谈谈体会。学生的感受还是比较好的,有的说:我觉得蝉虫很坚强。有的说:我觉得蝉虫经历了痛苦之后变得更美了。有的说:我觉得蝉虫脱壳是这么有趣,我以后也想亲自观察一下!

不足之处:

内容太多,写法指导拖堂了!可能在前面的教学要紧凑一点!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精选1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